
鋸條導向裝置
安裝在鋸梁支板的導向裝置由左、右導向臂與導向頭組成,左、右導向臂都可沿燕尾榫移動(或右導向臂固定在立柱套上),調整兩導向臂間距離比工件尺寸寬40mm左右。導向裝置用于改變鋸條的安裝角,使鋸條與工作臺垂直,為保證鋸條的切削精度,減少振動,在左右導向臂各裝有一組導向輪(滾動軸承)和耐磨的導向塊,鋸條背部也有耐磨合金的導向塊。
夾緊機構
右虎鉗固定在床身上,夾緊絲桿穿過液壓夾緊油缸內孔, 由絲桿連接左虎鉗沿導軌左右移動,當左虎鉗距離工件10-30MM時連接。手按控制面板的鉗緊或鉗松按鉗,使工件夾緊或松開。








由于現在人工費用的提高 原本一臺普通鋸床可以做的事情加上現在的 人工費用一年下來的成本 就和數控鋸床相當 使用成本遞減式減少。
1裝夾方面: 數控鋸床 :一次裝夾完后可以不用看管 可加工不同數據的工件 效率高 對工作人員要求不高 裝夾完工件后還可以做其它工作。
普通鋸床:根據工件的不同尺寸,沒鋸完工件需要新安裝調整一次 費時費力 一不小心會撞壞鋸條,(一條鋸條成本在280-420之間)其實就相應的提高了加工成本。對師傅的熟練程度要求較高。一臺機床需要一個師傅看管。
鋸床系統伺服位置控制模塊采用采樣插補和預見控制相結合的位置控制(具體控制略)。由于電磁機械滯后及運動慣性,通過“通”“斷”控制送料滑臺移動0.1mm幾乎不可能的。為了保證小送料長度及送料精度,后鉗使送料滑臺后退到到LK位置,然后向前移動到預測位置LT關閉送料電磁閥。當送料油缸運動停止時后鉗夾緊。鋸床是較簡單的機床,用戶不會要求自己的鋸床具有加工中心的功能。計算機控制的鋸床不只為用戶提高了鋸削的效率和質量,更重要的是計算機的網絡功能,會使鋸削與CIMS的其余環節聯系更緊密,管理更方便。
